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纪实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学习语丨全面增强履职尽责所必需的各方面本领

发布时间:2024-06-21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字体大小[ ]

   学习语丨全面增强履职尽责所必需的各方面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要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百年大党长期执政,思维惯性、行为惰性客观存在,一些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容易相沿成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带来干部良莠并存、参差不齐。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确保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

  ——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对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委员会的同志要克服本领恐慌,加强思想淬炼、理论训练、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全面增强履职尽责所必需的各方面本领。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延安时期,党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有力开展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力应对了西安事变、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有力领导和指挥了全国革命斗争,有力应对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靠小米加步枪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讲话

  要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同时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202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要提升实践能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